奕采






      新闻动态

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      标准化问题制约中药“走出去”

      作者 :新浪网 来源:新浪网 更新于 :2018-4-20 阅读:

    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,颁布和实施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 ,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、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;发布了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—2030年)》 ,发表了《中国的中医药》白皮书;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,坚持中西医并重,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。第二届国医大师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陈光荣表示,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了传承中华文明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,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。

      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。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规模达1.75万亿元 ,同比增长21.1%。《中国的中医药》白皮书数据显示 ,至2020年 ,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元 ,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%以上。全国90%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,80%以上的社区服务站和60%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中医药已经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,有86个国家和中国签订了有关中医药方面的协议 。政策扶持、技术创新以及消费升级,是中医药产业规模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。

      但目前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仍被欧美日韩垄断,同属于天然药物的中药市场现状不容乐观 ,距离迈向全球药品高端市场仍有很大的距离 。据统计,近3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仅35亿美元 ,其中中药材及饮片、植物提取物等原料类产品占比达85%以上,中成药产品占比不到7%,且主要以膳食补充剂的形式使用  。对此 ,天津中新药业董事长李立群表示,除了中西医学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外,现有中药标准体系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是主要制约因素 。“中医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,首先要解决标准化 、稳定性的问题 。”李立群说。

      在整个中药产业链中 ,从药材种植、产地加工 ,到饮片生产、提取物生产 、成药生产等,秩序都比较混乱。对此,天津中新药业加强了对药品生产及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,逐级落实药品质量责任制,加强并完善公司内审、飞行检查和药品评价性检验工作 。“通过细化质量管理 、加强技术创新 ,开展中药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的标准研究,构建国际领先的中成药全生命周期质量标准体系 ,从而保证中成药质量稳定均一、疗效稳定、使用安全 。”李立群说。

      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—2030年)》中提到 ,到2020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要占到医药总产值的30%以上,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。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安全稳定,才能最终实现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

      上篇  :

      下篇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