奕采






      新闻动态

  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      肺胀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

      作者 :新浪网 来源:新浪网 更新于:2018-3-9 阅读 :

      在科技和医学发达的今天 ,仍然有很多不可攻克的医学难题,肺胀就是其中之一 。在中医古籍中我们一般把肺胀归于哮喘的极期。中医古谚一直都有:“内不治喘,外不治廯”的说法,这就说明了肺胀的反复性和难根治性。

      肺胀的病因

      肺胀的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虚弱 、痰饮内伏、外感六淫 、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 ,发而为病。初则由表及肺 ,久则痰瘀凝滞气血经络,兼及五脏六腑,故《内经》曰 :“五藏六府皆令人咳 ,非独肺也”。

      在临床上肺胀的主症是:咳嗽、咽痒 、咯痰、张口抬肩、不能平卧呼吸 、或伴胸闷心悸 、或伴纳呆腹胀、或伴夜尿频数  。随病机的不同而兼症各异。

      对肺胀的认识误区

      现在病人去医院看病,症状一旦得到控制就以为万事大吉 ,不需要后续的治疗和预防了 ,并认为肺胀这种疾病可以完全痊愈  ,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。

      治疗中,病人在住院治疗之后,症状会随着药效而减退和消失 ,生活中容易随即发作 。同时,发作的次数越频繁 ,治疗的时间越长,预后的效果越差,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就越下降。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,认为疾病反复发作是因为痰瘀内蕴,卫气不固,邪气易侵。病邪的侵袭是导火线,故肺胀的治疗重点在预防 。

      如何预防肺胀病

      中医从《内经》开始就有“正气存内 ,邪不可干”的邪正不两立,一胜则一负的思想。故在肺胀的治疗中坚持预防为主,治疗为辅的方法 。简单说来就是在疾病的缓解期坚持服用固本扶元的药物,增强肺脾肾三脏的功能。

      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,也不能坐以待毙,应当积极地治疗,除常规的检验、输液和服药治疗外,更应该重视中医药发挥的积极有效的作用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,在发作多次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时候,运用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,能快速地控制症状、解决病人的苦痛,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。核心观念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,一人一病一方一治疗。

      总之,肺胀病的重点在于缓解期的预防 ,增强肺脾肾的功能,减少感冒的发生,防止复发,标本兼治是根本 。

      上篇:

      下篇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