奕采






      新闻动态

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医药政策

      收入增速创新低:政策密集联动 医药流通直面生态大考

      作者:佚名 来源:医药网 更新于 :2017-11-3 阅读:

      “两票制”生态  各地执行力度不一

      影响流通并购步伐,影响流通企业发挥规模优势

      2017年1月19日 ,国务院医改办等八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“两票制”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 ,自此 “两票制”作为深入医改的重要突破口,各省开始全面推进。截至目前 ,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都已明确“两票制”时间表。“两票制”已进入全面执行和落地的关键阶段。

      从政策效力来看,中长期下“两票制”势必提升流通行业集中度,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壮大实力,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。但是 ,若将目光聚焦政策执行初期的当下,则首先可以确定中国医药市场仍然是典型的分割型市场,受区域政策影响极大 。

      总体来看,目前“两票制”各地执行力度不一,某些区域“两票制”并未切实执行到位或是在执行中变样 、流于形式 。因此,传说中“该”被整合的区 、县乡级商业仍以纳税大户身份生存良好,其业务以小范围托管县乡级医院、甚至直接垄断县级以下纯销市场为主。基于此,主流流通企业在网络并购中面临优质标的暂无被整合诉求 ,可并购标的又掩藏较大合规风险的局面 。

      其次,各地在“两票制”执行层面 ,均会进行配送商遴选或配送关系的再确认。在此过程中 ,各区域遴选配送商标准、进度不一,尤其是地市级以下区域商遴选,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同时,以行政区域、医联体、医院单体为主体的个性化遴选十分普遍。总之,在新一轮市场格局重塑中,流通企业面临碎片化招标、碎片化遴选,难以整合资源、集约化高效运营 ,严重影响流通企业规模优势的发挥。

      再次,随着零差率全国范围内推开 ,零差率与“两票制”的叠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转型。医院采购动机和行为发生改变,医院药剂科由利益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,因此药品账期将进一步被拉长。另外 ,医院无动力查验两票,由此将责任转嫁给上游流通企业 ,为符合“两票”要求,流通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查验、取证、承诺等人财物成本 ,都将严重影响流通企业的运行成本 、效率和运营质量。

      延伸>>>

      复杂环境下,领先企业逆势突围

      在国家改革举措密集落地的当今阶段 ,医药流通行业面临的整体外部环境堪称严峻 。风云诡谲的商业环境中,仍能见证一批行业中的佼佼者,以精准、差异化的战略思维和前瞻布局 ,顶住压力、迎难而上、步步为营 。外部政策生态显现出一定程度的“不友好”,但业内仍有部分企业以差异化增长对抗环境劣势,不断突出重围。

      今年以来,国控在基本完成网络布局的情况下 ,以批零一体化为战略核心  ,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,上半年整体商业板块通过收缩开支、提高运营效益 、开拓新业务等举措保持与行业增速相同水平 ;华润上半年并购加速,进入江西、海南 、青海和新疆四个省份 ,并完成了多个地级市网络深化项目以巩固区域竞争优势 ,同时加大对外工商合作、对内工商联动 ,上半年实现较快增长。上药商业加速网络布局,以产业创新推动企业强劲增长,不断深化工商联动、批零一体化,拓展与国际领先供应链企业合作,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。九州通差异化聚焦消费品领域,并成功培育成为公司业绩新亮点;柳州医药凭区位优势以及上市募资,在省内大举推进医院托管及DTP业务;山东瑞康  、嘉事堂实现器械业务快速突破 ,并逐步成为核心业务 ,间接带动药品业务的全国拓展 。

      123

      上篇:

      下篇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