奕采






      新闻动态

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医药政策

      政策利好 推动中国药品创新与国际接轨

      作者:佚名 来源 :医药网 更新于 :2017-10-13 阅读:

      推动中国药业与国际接轨

      信达生物制药(苏州)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德超

      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,离不开创新主体企业的内在驱动 ,更离不开与之匹配的监管科学以及支付体系 。《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这样的纲领性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 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,力度前所未有,不仅对创新企业是极大的鼓舞 ,而且对保证用药安全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。

      《意见》中36条内容主要围绕“创新”与“质量”两个关键词展开。目前,我国无论是创新能力、药品质量还是药品的可及性,都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。《意见》的及时出台 ,对中国制药业与国际接轨将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。

      《意见》中有许多鼓励创新的政策条款,呼应了业界多年以来的期待。比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,包括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,开展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试点 ,完善和落实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等 ,都是构建医药创新型国家的配套政策  。

      《意见》提出的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 、形成改革合力,是该文件的一大亮点。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工程浩大 ,《意见》指出 ,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发挥牵头作用,抓好改革具体实施 ,协调推进任务落实。而各相关部门包括发展改革部门 、工信部门、科技部门、卫生计生部门等要分工协作 ,形成改革合力。对比以往政策,这是首次将各部委的角色定位与职责罗列清晰的文件,为后续政策的有力 、有序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《意见》提出创新药及时按规定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,同时还提出各地可及时将疗效明确、价格合理的新药纳入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范围。假如创新药物能够更好、更快地纳入国家医保支付范围 ,高质量的创新药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,企业创新就有了动力和实力,有利于制药行业形成良性循环,从而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 。这是中国成为创新药大国的前提,创新性企业正翘首以待 ,希望看到后续更多积极政策落地。

      《意见》中没有涉及资本市场的政策令人感到些许遗憾 。如果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,立足自主创新 ,将有利于开创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新模式。

      中国新药研发的大环境 ,包括政策、人才、资金、风投、监管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,前景光明,国际市场对中国制药的观念也在改变 。但国内生物技术产业化阶段还没有真正来临,很多技术和产品仍处于“青苗”阶段 。未来5年~10年,这种局面也许不会有根本性转变 ,但我国新药研发的总体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改善,一些研发领域会从现阶段的“跟跑”变成“并跑” ,然后再到“领跑”,这将是中国药企研发水平提高的一个必然过程。

      12345

      上篇:

      下篇  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